偶因寻客去,骑马出青门。
落日衔千树,寒流抱一村。
田家收黍稷,场圃散鸡豚。
父老惊心目,将军猎骑繁。
秋日郊行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郊行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公元76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秋”为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首句“秋风动地百草黄”,描述了秋风刮过大地的景象,百草随风摇曳,一片金黄。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秋风这一自然景象具有了生动的形象和情感。
第二句“寒林鸣落叶”,描写了秋天树林中的落叶被风吹动的情景。这里的“寒林”是指秋天的树林,而“鸣落叶”则形象地描绘了落叶在风中飘舞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
第三句“霜降见南山”,通过“南山”这个意象,将读者的视野引向远方的山峦。在这里,“霜降”是指深秋时节,气温下降,霜花降临于山林之间。这句诗既写出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孤城闭角楼,寒江钓舟收”,描绘了秋天里城市的宁静以及渔民的生活。这里的“孤城”、“角楼”和“寒江”、“钓舟”等意象,都给人以寂静、冷清的感觉。然而,这种寂静和冷清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寂寞或失落,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最后一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这里,诗人用“万里”、“百年”这两个时间跨度来表达自己的漂泊和孤独之感。他感叹自己常年在外漂泊,身处异地,无法安定下来;同时,他也感叹自己年老多病,只能独自登上高处眺望远方。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