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口泊

画里青山伴客眠,刁骚篷背散寒烟。
夜来领略诗人味,凉雨孤舟入楚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温口泊》是清代诗人徐荣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对这部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1. 作者简介
  • 徐荣,字铁生,清汉军正黄旗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曾出任浙江遂昌县知事。咸丰间官至杭嘉湖道,后与太平军战于渔亭,不幸阵亡。
  • 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也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工诗、精隶书,且善画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画里青山伴客眠,刁骚篷背散寒烟。
    夜来领略诗人味,凉雨孤舟入楚天。

  2. 诗歌鉴赏

  • “画里青山伴客眠”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使人感受到诗人远离尘嚣,寻找内心宁静的状态。
  • “刁骚篷背散寒烟”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 “夜来领略诗人味”表明诗人通过夜晚的独处,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内涵。
  • “凉雨孤舟入楚天”则是诗人在雨中行船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感受。
  1. 创作背景
  • 《温口泊》创作于清朝末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动荡与变革之中。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文化价值:《温口泊》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涵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情感的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2. 现代应用

  • 《温口泊》作为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教学、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等领域,为人们了解和传承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通过对《温口泊》的详细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古代诗歌的认识,也对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