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红其一

一幅红罗孰剪裁,高斋初见雁飞来。
不分老少当阶种,直把珊瑚绕屋栽。
有信恰随秋影到,无花也向夕阳开。
惊寒莫谓江南早,依旧春风锦绣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雁来红其一》是清代徐宗干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背景
  • 作者介绍:《雁来红其一》的作者是徐宗干,他生活在清代,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诗人。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歌内容来看,它可能描绘的是江南地区的秋天景象以及作者对秋天的感悟。
  1. 诗的原文
  • 一幅红罗孰剪裁,高斋初见雁飞来。
  • 不分老少当阶种,直把珊瑚绕屋栽。
  • 有信恰随秋影到,无花也向夕阳开。
  • 惊寒莫谓江南早,依旧春风锦绣堆。
  1. 诗意解析
  • 一幅红罗孰剪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独特感受,用“红罗”喻指秋天的色彩,如同精心裁剪的红罗一般,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高斋初见雁飞来:描述了诗人在高高的书房中首次见到迁徙的雁群,这种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期待。
  • 不分老少当阶种:这句话反映了秋天的到来并不区分年龄大小,人人都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个季节。
  • 直把珊瑚绕屋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同珊瑚般绚烂多彩,甚至让整个房子都仿佛被这美丽的景色所环绕。
  • 有信恰随秋影到:强调了秋天的信使——候鸟,它们总是准时到达,为人们带来秋天的消息。
  • 无花也向夕阳开:尽管没有真正的花朵开放,但是秋天的夕阳下,一切都显得如此美丽和动人。
  • 惊寒莫谓江南早:虽然秋天带来了凉爽和变化,但这并没有减少秋天的魅力,反而让人更加珍惜这一季节。
  • 依旧春风锦绣堆:最终,尽管春天的温暖气息已经远去,但秋天的景色依然如锦绣般绚丽多彩,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雁来红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美学追求,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