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梁曲

苏武与李陵,结发侍汉廷。何以风雨夕,把手话飘零。
青海一雁足,河梁两黄鹄。冰雪孤臣心,血泪他乡哭。
他乡血泪可若何,秋风万里渺关河。可怜别后魂相逐,生死天涯入梦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河梁曲》是中国清代诗人徐化溥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苏武与李陵,结发侍汉廷。何以风雨夕,把手话飘零。青海一雁足,河梁两黄鹄。”。
  2. 作者简介:徐化溥(1697-1771),字子云,号南村,江南苏州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有“清初四大家”之一之誉。他的诗歌以典雅工整著称,尤其擅长写景和抒情。
  3. 作品赏析:在《河梁曲》中,作者通过描绘苏武与李陵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两位忠臣的深切怀念。诗中的“青海一雁足,河梁两黄鹄”,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两位英雄分别时的凄凉景象。诗的末句“可怜别后魂相逐,生死天涯入梦多。”更是将别离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4. 文化背景:《河梁曲》的创作背景也颇具特色。据记载,当时正值清朝与明朝之间的政治斗争,许多忠诚的官员被迫离开故土,而徐化溥作为一位文人,也未能幸免。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5. 艺术特色:《河梁曲》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而又含蓄深远的风格。徐化溥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高远志向。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河梁曲》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而被后人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