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抵汶上县

肃肃赋宵征,迢遥汶上城。
疏林残雪影,古寺夜钟声。
岁晚愁行役,年衰减宦情。
萍蓬叹流转,徒恋此虚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抵汶上县》是清代诗人师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晚抵汶上县》这首诗通过其简洁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与遭遇。诗中“肃肃赋宵征,迢遥汶上城”描述了夜晚出发的场景,“疏林残雪影,古寺夜钟声”则描绘了途中的自然景象和寺庙的静谧氛围。“岁晚愁行役,年衰减宦情”反映了作者对年岁增长、仕途不顺感到的忧虑与无奈。而“萍蓬叹流转,徒恋此虚名”则透露出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过去努力的不舍。

在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可以了解到师范的生平经历。师范是清朝云南赵州人,字荔扉,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他曾任安徽望江知县,并在荒年报灾时请赈被上司驳斥,但最终成功。然而,他在任职八年后因病解职,卒于官舍。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晚抵汶上县》的意境,也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晚抵汶上县》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面对现实挑战的一种精神写照。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操守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