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送春寄子潇

绿阴深,深院闭。怕倚阑干,春在斜阳里。几片飞花才到地。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
篆丝长,帘影细。一径无人,遮断春归计。纵□留春春去矣。点点杨花,还替花垂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送春寄子潇》是清代文学家高鹗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苏幕遮·送春寄子潇》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乾隆年间。
  2. 原文节选
    绿阴深,深院闭。怕倚阑干,春在斜阳里。几片飞花才到地。多事东风,又促飞花起。篆丝长,帘影细。一径无人,遮断春归计。纵留春春去矣。
  3. 创作背景:高鹗的这首诗作于清代中后期,正值封建社会动荡不安、文人思想逐渐觉醒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对文人的诗词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高鹗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色彩。
  4. 作品鉴赏
    该诗通过描写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飞花”、“斜阳”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

《苏幕遮·送春寄子潇》不仅展示了高鹗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清代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读者在欣赏此诗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表达,还能从中汲取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