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隔墙冬青树有怀吴宾贤

冬青隔墙看,看罢增叹息。
无人知怀抱,但谓爱树色。
松竹不在眼,此树复难即。
叹息谓固宜,听之心益恻。
故人卧海滨,守拙艰衣食。
本是岁寒交,别来岁非一。
冬青覆墙头,举首辄在侧。
与子各一方,为邻安可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隔墙冬青树有怀吴宾贤》是明末清初诗人孙枝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枝蔚,字豹人,明代陕西三原人。孙枝蔚世为巨商,但明末散家财起兵,与李自成军对抗。兵败后,只身走扬州读书,刻意为诗。
  1. 诗歌原文
    冬青隔墙看,看罢增叹息。
    无人知怀抱,但谓爱树色。
    松竹不在眼,此树复难即。
    叹息谓固宜,听之心益恻。

  2. 诗歌解析

  • 冬青树象征意味:诗中的“冬青”并非指实际的树木,而是借指那些孤高自持、不易亲近的友人或知己。冬青树因其四季常绿且耐寒而著称,常用以比喻坚贞不渝的朋友,或形容志趣相投之人难以相见的遗憾。
  • 情感寄托:诗人通过观察冬青树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看罢增叹息”暗示了诗人因见到这株难以企及的冬青树而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无人知怀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以及对无法与他们共处一室的无奈。
  • 意境描绘:“此树复难即”表明这株冬青树既美丽又不可接近,象征着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情感状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又有现实的失落感。
  • 哲理思考:“叹息谓固宜,听之心益恻”体现了诗人在感叹中愈发感受到内心的情感纠葛,这种感慨不仅源于眼前的景致,更触及了人生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冬青树的观察与感悟,孙枝蔚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