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之中牟

汝去中牟县,秋风正寂寥。
梦留鹦鹉谷,人在骆驼桥。
岳色悲游子,江声怨大招。
明年春草长,为报海门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世佐的《侯大之中牟》是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徐世佐,字辅卿,号石亭,湖南湘阴人。雍正十三年(1735)中举人,官长芦盐大使,署通判。因坐罪被谪戍乌鲁木齐,后主桐华学院。
  • 作品风格:徐世佐的诗歌多以清远、高洁见长,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山水气息和个人情感。他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解析:诗中的“秋风正寂寥”描绘了秋风带来的凄凉之感;“梦留鹦鹉谷,人在骆驼桥”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游子身份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整体感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述,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徐世佐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1. 历史与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作为清朝时期的诗歌作品,《侯大之中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政治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文化传承:徐世佐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其作品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首诗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侯大之中牟》不仅是徐世佐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清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