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荔裳按察由扬州泛长江之任成都得近体却寄

剑门秋老白盐寒,叱驭休歌《蜀道难》。
龙卧澄江惊急雨,猱悬古木挂飞湍。
烽烟乍息残黎少,稼穑深荒野水宽。
鸿雁嗷嗷悲铩羽,何人独对月中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荔裳按察由扬州泛长江之任成都得近体却寄,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旅途中因思乡之情而创作出的作品。宋荔裳是一位古代文人,他在扬州担任按察使后,乘船从扬州出发前往成都。在漫长的旅途中,他感受到了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近体却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写道:“江流日夜行千里,山色东西分两重。”这两句描写了长江日夜不停流淌的景象,以及远处的山川景色。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我心如水向东流,君意似山向西聚。”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的心就像江河中的水流一样,始终向着东方流动;而他的友人的心情则像山峦一样,总是朝着西边聚集。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何时得见故园景,与子同登万里楼。”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再次见到家乡美景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友人一起登上那高高的万里楼,共同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