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
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
耐寒和靖诗应瘦,卧病相如赋不华。
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
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
耐寒和靖诗应瘦,卧病相如赋不华。
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
徐世勋,清朝时期的文人,以其诗词作品《寄费安槎》闻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耐寒和靖诗应瘦,卧病相如赋不华。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
诗歌翻译:《寄费安槎》描绘了徐世勋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通过“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表达了归途的寂寥与思乡之情;而“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故乡的美好回忆。诗句中的“和靖诗应瘦”,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健康状况的不佳。最后以“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作为结语,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透露出的情感深度和对故乡的眷恋来看,它可能写于徐世勋晚年或归隐时期。这一时期的他或许经历了世事变迁,感受到了人生的沧桑,因此借由诗文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通过对《寄费安槎》这首清代著名诗词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徐世勋卓越的文学才华,也能深入理解其背后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