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亭秋望同让山上人

危亭如翼俯山南,石磴云根宿雨含。
秋树参覃新脱翠,水烟空阔远浮蓝。
吟边不少闲仙共,佳处还支瘦竹探。
半岭松风闻梵放,深宵思与佛同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山亭秋望同让山上人》是清代诗人徐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徐堂,字子章(一作子章、紫章),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代诗人。他在清代文人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其诗作多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怀的抒发。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根据提供的信息,诗歌原文为:“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秋树参天翠,水烟空阔遥。”
  • 在这句诗中,“南山”指的是长安南山,而“秋色”则是指秋天的气息与景色。“气势两相高”意味着南山与秋天的景色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壮观和崇高。
  1. 诗意赏析
  • 首句中的“哀”字不仅描绘了秋天到来时的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情绪。这种情感通过词人的笔触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
  • “高兴的兴”从上片的“凭高”过渡到下片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词人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使整首词更具有层次感和深度。
  • 词中还提到了烽火和平安火,这些元素不仅展现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气氛,也体现了词人在战乱时期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通过对《南山亭秋望同让山上人》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徐堂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来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