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同友人游阏伯台因过草寺归留小饮

今岁今时春早回,绝怜晴日净纤埃。
遥青欲起梁王苑,古寺争驰阏伯台。
茗碗空郊开士灶,梅花小榻故人杯。
还看淑气深相引,次第群芳杖底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同友人游阏伯台因过草寺归留小饮》是清代诗人徐作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今岁今时春早回,绝怜晴日净纤埃。
    遥青欲起梁王苑,古寺争驰阏伯台。
    茗碗空郊开士灶,梅花小榻故人杯。
    还看淑气深相引,次第群芳杖底催。

  2. 诗歌解析

  • 春意盎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今岁今时春早回”一句直接点明了时令,即春天已经早早归来,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而“绝怜晴日净纤埃”则进一步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清新的空气,使得大地更加洁净,万物复苏。
  • 古寺盛事:第二联描述了阏伯台庙会的盛况。“古寺争驰阏伯台”描绘了人们在庙会上争相前往阏伯台的景象,展示了古代庙会的繁忙与热闹。同时,“遥青欲起梁王苑”则形象地描绘了远处的山峦被新绿覆盖,仿佛梁王的宫殿也随着春光重新焕发了光彩。
  • 文人聚会:“茗碗空郊开士灶,梅花小榻故人杯”两句通过描写开士(即和尚)烹茶的场景和故人的闲适生活,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友情和交流。这种相聚不仅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 自然之美:最后两句“还看淑气深相引,次第群芳杖底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里的“淑气”指的是美好的气息,而“群芳”则暗指春天中的各类花卉。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这些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人日同友人游阏伯台因过草寺归留小饮》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友情、聚会以及对于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作为徐作肃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清代诗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