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穹窿道院

讨春远过神仙宅,石级盘空蹑白云。
松院鹤归棋未散,花坛月上磬初闻。
巡廊遍读尘墙句,剔藓闲看石碣文。
尚有山阴刘道士,乞书遗教饷鹅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穹窿道院》是清代诗人毕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诗歌技艺,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毕沅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考试到地方总督的多重转变,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官至湖广总督。
  1. 诗歌原文
  • “讨春远过神仙宅,石级盘空蹑白云。”这句展现了诗人对仙境般居所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涯的淡泊与超脱。
  • “松院鹤归棋未散,花坛月上磬初闻。”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午后场景,松院中鹤归,围棋未散,花坛旁月光初上,磬声初起。
  • “巡廊遍读尘墙句,剔藓闲看石碣文。”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献的兴趣,以及他对古典文化的尊崇。
  • “尚有山阴刘道士,乞书遗教饷鹅群。”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古风遗教的留恋,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温馨场面。

《过穹窿道院》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其所蕴含的社会背景、文化意义以及作者个人情感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方面。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