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树辨虚窗,月色犹在岭。
暗泉落寒滴,近竹摇碎影。
涎蜗四壁乾,露鹤一声警。
清话强僧陪,跋烛趣更秉。
藤榻初著膝,梦游恍屡省。
疥缀游客诗,古尘黯弗屏。
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
峥嵘抱冬心,松雪皓耿耿。
破冻上霄梯,天地极清冷。
秋风日夜深,幽趣当续领。
宿借秋阁
介绍
宿借秋阁’是清代诗人桑调元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诗风。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夜树辨虚窗,月色犹在岭。暗泉落寒滴,近竹摇碎影。涎蜗四壁乾,露鹤一声警。清话强僧陪,跋烛趣更秉。藤榻初著膝,梦游恍屡省。疥缀游客诗,古尘黯弗屏。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翻译:
夜幕降临,月光透过虚窗洒满房间,但月光似乎依旧照耀着山岭。静谧的房间内,暗泉轻轻落下寒冷的水珠,与竹子相互摇曳,留下斑驳的影子。墙上的苔藓已经干燥,而一只露水的鹤发出一声警告。我们与一个僧人清谈,直到蜡烛燃尽。我躺在藤床上,感受着夜晚的宁静,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之中。墙壁上的字迹斑驳如疥痂般难以磨灭,记录了无数游客的诗篇,让这古旧的房间更加昏暗。如果能有一个像白居易那样的人,坐下来与我对着案头的风景吟诗作画,那该多好啊。创作背景:
‘宿借秋阁’的创作背景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秋天,诗人桑调元在京城任职时所居住的一处阁楼中所作。这个时期,诗人正处于仕途生涯的关键阶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名家点评:
《宿借秋阁》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所见所感,还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世界。赏析鉴赏:
‘宿借秋阁’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诗中的“古尘黯弗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安得白社人,对案写清景”,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宿借秋阁’作为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也在文化层面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古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