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专城早立勋,投簪及赴旧榆枌。
唤回梁苑繁台梦,许入间鸥野鹿群。
崔琰虬须人未老,孙登鸾啸我先闻。
藩车小市成前度,何处重逢左阿君。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
介绍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是清代诗人翁运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翁运标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友人故地重游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翁运标,清浙江馀姚人,字晋公,号蓼墅。雍正元年进士,授河南桐柏县知县,多惠政。乾隆间官至道州知州,有政绩。其诗歌创作风格朴实无华,但意蕴深远,能够引人深思。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全诗如下:
四十专城早立勋,投簪及赴旧榆枌。
唤回梁苑繁台梦,许入间鸥野鹿群。
崔琰虬须人未老,孙登鸾啸我先闻。
藩车小市成前度,何处重逢左阿君。
首联“四十专城早立勋,投簪及赴旧榆枌。”表达了翁运标对于自己早年投身仕途、建树功勋的自豪感。这里的“专城”指特定的地区或城市,而“勋”则暗示了翁运标所建立的功绩和声望。“投簪及赴”则描绘了他毅然决然、不辞劳苦地奔赴前程的决心和勇气。“旧榆枌”可能指的是他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某个地方,如故乡或者某个重要的地点。
颔联“唤回梁苑繁台梦,许入间鸥野鹿群。”则转入了对美好往昔的回忆与向往。“梁苑”,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游乐场所,这里用来象征翁运标的辉煌成就;“繁台梦”则意味着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荣耀。“许入间鸥野鹿群”则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画面,象征着翁运标追求的自然和谐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颈联“崔琰虬须人未老,孙登鸾啸我先闻。”则是对翁运标人格特质的一种赞美。“崔琰”和“虬须”都是典故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忠臣、曹操的谋士崔琰,以及东晋时期的高逸之士孙登。“崔琰虬须人未老”强调了翁运标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才华和风采。“孙登鸾啸我先闻”则表明他的见识和见解常常先人一步,有着超前的眼光和洞察力。
尾联“藩车小市成前度,何处重逢左阿君。”则透露出翁运标对于过去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藩车小市”可能指的是某个繁华的市场或街道,而“前度”则表示这是翁运标曾经来过的地方,充满了怀旧和回忆的色彩。“左阿君”可能是指翁运标的朋友或亲人,可能是他的亲朋故旧,也可能是他的知己良朋。这一句表达了翁运标渴望再次与这些珍贵的人重逢的愿望。
《晤王孟亭太守于金陵》不仅展示了翁运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和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翁运标的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