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迎暮,骤惊鸿起,缥缈来去。胡弦渐进凄响,低声唱里,教人凝伫。暗识红裳绿鬓,胜金粉无数。试问讯、门巷儿家,咫尺云深不知处。
空街小醉忘多露,正访寻、漫趁香车住。登楼乍看妆面,依约似、昔时眉妩。却恼西风,剪遍、柔情万叠千缕。算省得、灯遣回眸,似送心头语。
雨淋铃八月二十三日即事,索无隅师同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淋铃·八月二十三日即事,索无隅师同赋’是一首清末近现代初的词。由诗人袁克文创作,该词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沉的情感寄托。
袁克文(1891-1931)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和丰富生活经验的诗人,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个人的生活体验。这首《雨淋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笙歌迎暮”和“胡弦渐进凄响”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如“低声唱里,教人凝伫”所透露出的一丝忧郁和不舍。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得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诗中的“暗识红裳绿鬓”等描述,不仅体现了对色彩的敏感捕捉,也暗示着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雨淋铃·八月二十三日即事,索无隅师同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词,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时间和美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