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送春

春阴过了芳菲节,雨细风尖。蝶怨蜂嫌。轻暖轻寒起未忺。
旧游约略和谁话,彩笔慵拈。蕙炷慵添。满院飞花怕卷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送春》是南唐国君李煜创作的一首描写少妇伤春怀人、愁思难遣的词作品。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春天的不舍以及对爱人离去的深深思念。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词的原文及翻译
  • 上片原文:“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 下片原文:“离歌一阕留君处,睡足幽欢。翠被轻笼,娇怯人扶上画楼。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译文:西湖的风景美不胜收,夕阳映照着晚霞的景色,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湖面上波平如镜,小船静静地横靠在岸边。西南方月亮升起,伴随着浮云消散,泛起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面的凉风,似乎让游人的酒意更加浓烈。
  1. 词的注释
  • 本词描绘的是作者在西湖边乘船游览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 上片描述了西湖美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在此环境中的感受;下片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感。
  1. 词的赏析
  •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词中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艺术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象之中。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使得整个作品既具有外在的自然美,又不乏内在的情感深度。
  • 婉约派的表达方式:李煜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君主,其词作通常具有婉约派的特色。在《采桑子·送春》中,这种婉约的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采桑子·送春》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李煜以艺术化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文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