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 见《金陵词钞》

家山催别去,尺书莫寄,弹指又惊秋。几行新雁外,目极征帆,底事久淹留。劳人草草,怕年来、雪渐盈头。应试看,白蘋洲畔,栖稳有沙鸥。
优游。真娘墓侧,白傅祠边,共寻花浇酒。更龙门、叨陪清宴,文采风流。乌丝写出琳琅句,听双环、娇啭歌喉。旗亭壁,有谁争画银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江云·见金陵词钞》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诗词。该作品是作者为送别好友而作,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词的简要介绍:

  1.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一说东平郡)人。他曾任过多个官职,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迫退休,晚年主要创作诗歌和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风格豪迈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内容概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词中,“见金陵词钞”可能是指看到某部名为《金陵词钞》的书籍,这暗示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3. 情感表达: 全词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感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江水、风烟、秋月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仅是对个人情绪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4. 艺术特色: 作为一首抒情词,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词中的景物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流水无情”、“落花有意”,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深化了词的主题。

  5. 历史影响: 这首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表达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南宋词史上的重要作品。它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社会文化意涵,使其成为后代学者研究宋词的重要资料。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渡江云·见金陵词钞》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更是辛弃疾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