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驿晓发

古驿霜风飐去旌,此行非是赋东征。
官河北上一千里,客路西驰十五城。
浦外寒烟迷雁影,云头野刹递钟声。
凭舷满眼皆冰雪,自喜襟怀似此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毗陵驿晓发》是清代诗人庄德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晨离开驿站时的情感与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旅途的深刻感受,还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洁的人格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毗陵驿晓发》:

  1. 作者简介:庄德芬,字端人,吴县人。她是乾隆己酉(1789年)的进士、浔州知府思焘的母亲,有《晚翠轩遗稿》。她的诗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尚的品德。

  2. 诗歌原文:《毗陵驿晓发》的原文如下:
    古驿霜风飐去旌,此行非是赋东征。
    官河北上一千里,客路西驰十五城。
    浦外寒烟迷雁影,云头野刹递钟声。
    凭舷满眼皆冰雪,自喜襟怀似此清。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深邃的意境和鲜明的个性,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诗中通过描绘清晨出发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向往。特别是“浦外寒烟迷雁影”和“云头野刹递钟声”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中。同时,“自喜襟怀似此清”一句,更彰显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宁静。

《毗陵驿晓发》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庄德芬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的完美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人们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韵味,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