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十月感怀

迢遥关塞雁飞迟,闻道青萍又见疑。
相马未能逢伯乐,弹琴何处遇钟期。
白头织屦怜衰病,紫禁含香恐后时。
仰首青云数行泪,从来天道佑孤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卯十月感怀》是清代诗人庄德芬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及命运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诗更为详细的介绍:

  1. 原文:迢遥关塞雁飞迟,闻道青萍又见疑。相马未能逢伯乐,弹琴何处遇钟期。白头织屦怜衰病,紫禁含香恐后时。仰首青云数行泪,从来天道佑孤儿。

  2. 译文注释:《辛卯十月感怀》的原文翻译如下:“遥远的边塞雁群飞得很慢,听说青萍又遭遇了疑虑。寻找千里马却无法遇到明主,弹奏古琴也找不到知音。白发人感叹岁月蹉跎,担心紫禁城的人会错过良机。仰望天空,眼泪纵横,因为天道常常保佑那些孤儿。”在这首作品中,庄德芬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和比喻来传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个人境遇的无奈和悲凉。

  3. 作品赏析: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关塞雁飞迟”、“青萍见疑”等意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忧虑。此外,诗歌中的“相马未见伯乐”、“弹琴何处遇钟期”等句子,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才能被认可的渴望。最后,“仰首青云几行泪”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多舛的无力感和哀愁。

  4. 评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清中期文人在社会动乱和个人命运中挣扎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运用,如古诗、律诗等形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5. 写作背景:尽管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辛卯十月感怀》的具体创作时间,但根据其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或中年时期所作,这一时期的作者可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感慨和反思。

《辛卯十月感怀》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也是清代文人面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困境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表达人类普遍情感方面的独特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