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巴陵杨明府乞君山茶次东坡和蒋夔寄茶韵

人生饮啄无非缘,百年遇合随所便。
粗粝腐儒饱即可,谁能水陆穷芳鲜。
独怜有好渐成癖,嫩蕊活火烹新泉。
日铸郑宅昔曾试,碧瓯玉乳浮花圆。
一自买舟下南楚,便如渴鲸思吸川。
二月雷动蓓蕾结,家家摘取当新筵。
岳州黄翎品最上,浥湖注目遥生涎。
几叶润喉破烦闷,陋他蜡面膏须研。
巴陵神君治第一,君山贡物如当年。
拣选金芽献天子,王公次及谁能先。
而我独为乞少许,但搜拙句无须钱。
殷勤烦君倒筐笥,白绢三道斜封缠。
寄到山家百拜受,肯付稚子姜盐煎。
江上清风朗月夜,七碗啸傲凌前贤。
陆羽卢仝今已矣,后之来者谁媸妍。
诗成亟写博君笑,珍重他日还相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巴陵杨明府乞君山茶次东坡和蒋夔寄茶韵》是清代诗人秦武域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作品介绍
  • 作者生平:秦武域,字紫峰,曲沃人。乾隆庚辰举人,官两当知县。他还有《笑竹集》。
  • 诗歌内容:诗中表达了对茶叶的喜爱以及对品饮茶的独到见解,如“人生饮啄无非缘,百年遇合随所便”。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歌通过“嫩蕊活火烹新泉”等意象,描绘了茶的品质和制作过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 修辞特色:“独怜有好渐成癖”,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茶的特殊喜好和情感投入。
  1. 文化意义
  • 茶文化体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还展示了清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尤其是对茶道的细致入微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 历史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
  1. 文学评价
  • 读者反响:根据现有资料,诗作在文学爱好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被认为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 批评观点:虽然这首诗在艺术上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能并不像一些名家之作那样显赫。

《寄巴陵杨明府乞君山茶次东坡和蒋夔寄茶韵》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传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