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杂诗

稚节为州邑,白首仍傲吏。
匪敢薄微官,咈民心所悸。
维民君所天,何为草菅视。
俯己遂其求,以此毕吾事。
吾道贵宜时,宜时良匪易。
道味为之根,尝恐迄失坠。
悃愊物所依,隆想不能至。
欢悰生淡泊,至理契劳勚。
治干非所云,洞然期此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周杂诗》是一部由清代官员袁守定创作的诗歌作品。该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下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与生平
  • 《曲周杂诗》的作者是清代江西丰城人,字叔论,号易斋的袁守定。袁守定在雍正八年中进士,曾历任会同、曲周知县,因其政绩卓著而受到赞誉。此外,他还著有《读易豹窥》、《雩上诗说》、《图民录》等作品。
  1. 作品内容与主题
  • 《曲周杂诗》中的诗歌多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例如,“稚节为州邑”一句反映了作者初入仕途时的稚嫩与理想。
  • 在“维民君所天,何为草菅视”中,作者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忧虑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指出了当政者应尊重民意的重要性。
  1. 艺术特色
  • 袁守定在《曲周杂诗》中展现了其精湛的文学技艺。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 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作者的生活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它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曲周杂诗》不仅是袁守定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后人研究清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