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昆仑虚,并渠千七百。
昆仑在何所,译言阿木七。
其下星宿海,沮洳钟巨泽。
三伏复三见,经历古西域。
伏遇沙塞黄,见遇土壤黑。
神禹所疏凿,荒度始积石。
汉使寻张骞,元使命都实。
虽经绝塞行,所见殊未的。
国朝幅𢄙广,已扩地球脊。
茫茫叶尔羌,远与河源值。
迢迢阿克苏,亦近河源侧。
我观河源图,惜未河源涉。
聊作河源诗,当著河源说。
江源亦有三,远者来昆仑。
山南与山北,与河同发源。
是名金沙江,两界包乾坤。
万丈温都雪,消以朝阳暾。
亦有鸦砻江,青海接玉门。
源与星宿同,满地银涛翻。
岷山地最近,门闼通松潘。
羊膊与铁豹,咫尺篱与藩。
远干近为支,势若卑承尊。
卫藏地可括,井络天可扪。
李冰凿离堆,石犀今犹存。
鳖灵辟三峡,更验江水痕。
一卷入蜀记,剪烛从君论。
与徐星伯年丈论江河二源赋此纪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徐星伯年丈论江河二源赋此纪之》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作品。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绘画方面,王维同样有着卓越的成就,擅长山水画,被称为“文人画”的代表人物。此外,他还精通音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琴曲。
在《与徐星伯年丈论江河二源赋此纪之》这首诗中,王维通过对江河源头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江河二源”指的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的源头。王维通过对这两大河流发源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通过对江河二源的描绘,王维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唐代文人山水诗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