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晚步西复舟山

零落红深,荒凉浅碧,晚秋风物萧条。夕阳影里,何处认前朝。凄恻寒山一角,登临处、芳意都消。相将问,龙沙眼底,谁见霍骠姚。
魂销。疏林外,新愁几许,又瘦蛮腰。看长空雁阵,天外迢迢。报一声归去,奈他乡、愁思难描。苍茫处,黄泥小屋,绛蜡任高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晚步西复舟山》是近现代著名诗人陈家庆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荒凉的感慨。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家庆(1903-1970),湖南宁乡人,南社成员,有深厚文学造诣。
  • 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师事吴梅。任教院校,文革时被迫离世。
  1. 作品原文
    零落红深,荒凉浅碧,晚秋风物萧条。夕阳影里,何处认前朝。凄恻寒山一角,登临处、芳意都消。相将问,龙沙眼底,谁见霍骠姚。魂销。疏林外,新愁几许,又瘦蛮腰。看长空雁阵,天外迢迢。报一声归去,奈他乡、愁思难描。苍茫处,黄泥小屋,绛蜡任高烧。

  2. 主题内容

  •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对“前朝”和“今时”的对比,表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的哀愁。
  • 自然景色描写:通过“零落红深”、“凄凉寒山一角”、“夕阳影里”等意象,展现了晚风中萧瑟的自然景象。
  • 个人情感抒发:通过“魂销”、“新愁几许”等词汇,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1. 艺术手法
  • 词牌格式:遵循传统的词牌格式,押韵规整,音律和谐。
  • 意象描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寒山一角”、“疏林外”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 情感表达: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1. 文化意义
  • 作为南社成员,陈家庆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和文化追求。
  • 在文学史上,《满庭芳·晚步西复舟山》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也是研究近现代文学的重要文本。
  1. 创作背景
  • 陈家庆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致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该词的创作可能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感慨。

《满庭芳·晚步西复舟山》不仅是陈家庆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时代背景和文化立场的一种体现。通过深入解析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时代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