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怀朴司马谨谢病归里

笙歌满路酒盈卮,父老攀辕惜别时。
生佛愿教长作主,春风易惹远相思。
一清已觉人难效,五载都嫌住未迟。
底事苍生方系望,渊明归去漫题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曹怀朴司马谨谢病归里》是清代诗人郭襄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郭襄锦,字云裳,清道光年间生员。
  • 他是清朝的一位文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诗歌创作中,他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关注。
  1. 作品原文
    笙歌满路酒盈卮,父老攀辕惜别时。
    生佛愿教长作主,春风易惹远相思。
    一清已觉人难效,五载都嫌住未迟。
    底事苍生方系望,渊明归去漫题辞。

  2. 诗句解析

  • “笙歌满路酒盈卮”:描绘了一幅热闹的送别场景,笙歌四起,酒宴上人们举杯畅饮,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 “父老攀辕惜别时”:表达了送行的人们不舍的情感,纷纷攀着车子的车辕,依依不舍地与朋友告别。
  • “生佛愿教长作主”:借用佛教中的“佛主”概念,寓意希望自己和朋友能够长久地守护和照顾彼此。
  • “春风易惹远相思”:春风温暖而易动情,容易引起人们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 “一清已觉人难效”:表达了一种感慨,明白自己虽然努力但难以达到友人的水平或境界。
  • “五载都嫌住未迟”:意味着尽管已经居住了五年,但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 “底事苍生方系望,渊明归去漫题辞”:表达了对于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对于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那种归隐生活的喜爱。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 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笙歌满路酒盈卮”、“春风易惹远相思”,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 诗中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送别这一主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时间和友情的深层次思考。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诗人身处社会变革之中,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送曹怀朴司马谨谢病归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深情厚意。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于友情、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