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铜钟歌

广源闸西水竹业,梵刹金碧摩苍穹。就中一殿制宏敞,梁施铁绠悬华钟。
厥重万钧径丈二,何年冶尽耶溪铜。前代长陵始建国,兵戈宁谧财力丰。
方袍少师特监造,小心学士书法工。《华严》全卷八十一,自表及里填虚空。
《金刚般若》贯两铣,《首楞严》咒环旋虫。曩时留镇汉经厂,长鸣侯爵蒙褒封。
后来移置万寿寺,土木穷极貂珰冯。楼头日俾六僧击,由旬以外闻舂容。
咄哉熹庙听不聪,委鬼窃柄茄花红。论言白虎声宜哑,卧之朽壤榛菅中。
销磨点点滴滴雨,剥落调调刁刁风。圣朝百度悉兴举,神物久淹还遭逢。
观者合十相赞叹,远胜鼍鼓音逢逢。我生好古渐成癖,周遭细视揩双瞳。
墙东高槐罥斜照,柴车欲返愁匆匆。愿以寸莛发鲸吼,人天震动开群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寿寺铜钟歌》是清代陆奎勋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部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 作者简介:陆奎勋,字介臣,号东山樵子,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陆奎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时代背景:《万寿寺铜钟歌》创作于清朝乾隆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动荡,但文化艺术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散文等形式记录时代变迁,抒发个人情感。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广源闸西水竹业,梵刹金碧摩苍穹。就中一殿制宏敞,梁施铁绠悬华钟。厥重万钧径丈二,何年冶尽耶溪铜。前代长陵始建国,兵戈宁谧财力丰。方袍少师特监造,小心学士书法工。《华严》全卷八十一,自表及里填虚空。
  • 翻译版本:这首诗的翻译版本众多,其中较为经典的翻译版本是将“华严”翻译成“The Complete Scripture of the Hundred Teachings”,将“首楞严咒”翻译成“The Mantra of First Layer of the Tripitaka”。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又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
  1. 作品特点与艺术价值
  • 艺术风格:《万寿寺铜钟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著称。陆奎勋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诗中的“广源闸西水竹业”、“梵刹金碧摩苍穹”等描写,给人以宏大而细腻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之中。
  • 文学价值:在文学价值方面,《万寿寺铜钟歌》不仅展示了陆奎勋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诗中的“前代长陵始建国,兵戈宁谧财力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而“方袍少师特监造,小心学士书法工”则揭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万寿寺铜钟歌》不仅是陆奎勋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