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

一闻消息最堪怜,附骥风流醉数年。
只望探花推巨手,还思舞柳倚齐肩。
未成儒雅歌诗债,几费君家买笑钱。
倘得攀龙他日展,夺标归后续前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是清代诗人陈宗赋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同僚的深情怀念和对其未能实现人生理想命运的惋惜之情。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宗赋,字云章,号湘南老人,是清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作风格豪放不羁,充满激情,常常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2. 诗歌背景:《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具体年份不详。这首诗通过回忆与两位同僚共事的经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3. 诗歌内容:诗中“一闻消息最堪怜,附骥风流醉数年”描绘了诗人听闻两位同僚不幸消息时的悲悯心情,以及自己因无法摆脱旧日的风流韵事而感到的愧疚和无奈。“只望探花推巨手,还思舞柳倚齐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有所作为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未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遗憾。
  4. 艺术特色:《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首先,其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次,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两位同僚命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最后,该诗在表现手法上也颇具匠心,如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文化价值:《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不仅是陈宗赋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清代文人群体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 后世影响:这首诗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和广泛传颂。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对其赞誉有加,认为它是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同时,该诗也被收录于各类古典文学选本和教材中,成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不仅展示了陈宗赋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人生理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文人生活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