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适园

园居最宜雨,而又兼宜雪。
天晴匪不佳,雨雪更清绝。
及至雨雪时,日涉防屐折。
因兹筑东廊,四隅通曲折。
傍柳作小亭,聊补墙边凸。
地曲径藉深,景增四时别。
亭小却宜春,廊长蔽伏热。
主人固色喜,游者皆怡悦。
行乐须及时,光阴去如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整适园》是一首由清朝诗人陈式金创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信息: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式金,清代著名画家与诗人,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家,还擅长书法和鉴赏,尤其对山水画有极高的造诣。他的“适园”位于江阴城内,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地方。
  • 创作时期:“适园”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成,而陈式金的这首诗创作于同一时间,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对“适园”的直接反映。
  1. 诗歌原文
  • 原文摘录:《重整适园》是陈式金根据其在江阴的私家园林“适园”所经历的变化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观以及主人的雅致生活态度。
  • 诗句解析:原诗如下:
    “园居最宜雨,而又兼宜雪。天晴匪不佳,雨雪更清绝。及至雨雪时,日涉防屐折。”
    “因兹筑东廊,四隅通曲折。傍柳作小亭,聊补墙边凸。地曲径藉深,景增四时别。亭小却宜月。”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写: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适园”四季不同的景象,特别是雨后和雪后的自然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主人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适园”不仅是一种物质空间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陈式金通过对“适园”的重建和维护,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品味。

《重整适园》不仅是陈式金个人情感与审美的体现,也是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成就。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艺术追求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