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幽绝处,高士此岩居。
铜狄增新恨,金陀感旧书。
三湘吟思迥,九畹墨痕疏。
造访空车骑,孤标邈不如。
华山上沙里访徐昭法先生隐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山上沙里访徐昭法先生隐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篇记游散文。此文以作者在华山上探访徐昭法先生隐居地为线索展开,通过对徐昭法先生及其弟子们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风貌和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升之,号青霞居士,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明代三大家”。他的作品广泛涉猎诗歌、散文、戏剧等各个领域,尤以诗作著称。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被誉为“奇才异气”。
在《华山上沙里访徐昭法先生隐居》中,杨慎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风光和徐昭法先生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文章开头写道:“余欲从华山之巅而登,遂至沙里,乃见其庐。”这里描述了作者为了探寻徐昭法先生而跋涉至华山脚下的经历。接着,文章通过对徐昭法先生及其弟子们的描写,展现了他们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风貌和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文章中还提到了徐昭法先生的弟子王士祯、王世贞等人,他们对徐昭法先生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潮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往往面临着政治压力和社会动荡,因此他们更加渴望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追求自己的精神自由和心灵安宁。
《华山上沙里访徐昭法先生隐居》是一篇充满诗意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风光和徐昭法先生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