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 睡醒

谁道客愁萧屑。偏有梅花交接。意味恁幽清,投向诗魂安贴。
奇绝。奇绝。又是月光如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睡醒》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词作原文:《如梦令·睡醒》的原文如下:“谁道客愁萧屑。偏有梅花交接。意味恁幽清,投向诗魂安贴。奇绝。又是月光如雪。”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因思乡之情而难以眠觉,直到在月色下醒来,感受到梅花的香气和月光的清冷,从而将这种感受化作诗魂,创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如梦令·睡醒》是陈世祥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2. 作者背景:陈世祥,字善百,号散木,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生于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和诗人。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曾经历过明朝的灭亡,入清后担任过知县等职。陈世祥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并有《含影词》二卷传世。
  3. 词作赏析:从词的内容来看,此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旅途寂寞生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愁苦。通过对梅花和月光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奇绝”一词的使用,也体现了陈世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审美观。
  4. 文化意义:《如梦令·睡醒》不仅是陈世祥诗歌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变迁。该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唱,成为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对于喜爱古诗词的朋友来说,理解《如梦令·睡醒》不仅仅是欣赏其中的词句之美,更是要透过文字背后的故事、历史和文化背景来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如梦令·睡醒》不仅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邃的内涵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它不仅展现了陈世祥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