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徒嗟,归与难赋,此去何之。忆窗棂侧畔,梅花已雪,阑干左右,杨柳堪丝。数幅烟霞,满床书卷,魂梦安排在几时。还自笑,总闲抛好月,空负新诗。
如今唤醒相思。切莫要灯前唱旧词。尽冷雪一肩,宝刀尺尺,暖云千里,美酒卮卮。竹杖携将,芒鞋踏遍,山水风流十万赀。春游饱,再茅檐故国,坐老于斯。
沁园春 · 客中将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客中将发》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陈世祥,字善百,号散木,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他在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人,入清后担任过直隶新安县知县,后来因故辞官归隐。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有《含影词》二卷,这些作品被孙默刻入《国朝名家诗余》(又名《十六家词》)本。陈世祥的诗作和词赋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词在后世也颇受推崇。
诗词原文:行路徒嗟,归与难赋,此去何之。忆窗棂侧畔,梅花已雪,阑干左右,杨柳堪丝。数幅烟霞,满床书卷,魂梦安排在几时。还自笑,总闲抛好月,空负新诗。如今唤醒相思,切莫要灯前唱旧词。尽冷雪一肩,宝刀尺尺,暖云千里,美酒卮卮。竹杖携将,芒鞋踏遍,山水风流十万赀。春游饱,再茅檐故国,坐老于斯。
创作背景:《沁园春·客中将发》的创作背景是在陈世祥离开家乡后,面临归乡无门、思乡之情难以表达的状况。通过这首词,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艺术特色:此词的艺术手法较为独特,如“行路徒嗟,归与难赋”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归乡的无奈。此外,全词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数幅烟霞”,“满床书卷”,使得整首词显得富有哲理性和画面感。
文化影响:陈世祥的这首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也为研究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本资料。同时,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瑰宝。
《沁园春·客中将发》不仅是陈世祥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明末清初社会变迁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