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赠阶前老少年

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花草悦新秋,总净叶柔枝欢适。切切吟虫,吟而清而不激。有感慨之人,无语当阶立。
深惜。盈阶秋意,染绛匀黄,供人鉴赏,博个少年相识。谁知道,已把壮时虚掷。如今老大,才和秋海棠,一般装饰。只有霜深,那时枫叶,知他踪迹。多少闲愁,除酒难消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苎赠阶前老少年》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陈世祥用其特有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和自然美的感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陈世祥(生卒年不详)是明朝末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当时广受赞誉,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颇深。
  • 作品风格:陈世祥的诗作多表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哲理的探讨,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小屏中,觉布被,微凉淅淅。纸窗未启,早见晴光窥隙。却原来、西风一夜吹空碧。”
  • 译文:在小窗户旁,我感受到布被带来的清凉,微微的凉意透过窗缝渗透进来。还未打开纸窗,就感受到了早晨的阳光透过间隙照射进来。原来,是西风一夜之间把天空吹得如此清爽明亮。
  1. 诗词赏析
  • 意象运用:陈世祥巧妙地利用“微凉淅淅”和“晴光窥隙”等词汇,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晨醒来,透过窗户感受自然的清新之中。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陈世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生命的脆弱。西风一夜之后,世界似乎变得更加明亮清澈,但也更加快速地带走了一切,包括青春、记忆和过往。
  1. 诗词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这个时期的文人常常面临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陈世祥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的反思,抒发了时代的悲凉和自己对生命的认知。
  • 文化氛围: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许多文人在这一时期都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陈世祥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影响,他们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和自然美的主题,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白苎赠阶前老少年》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思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