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问渡过鳌头,又见香泉龙目流。
凿井或从归籍后,分甘可自作霖不。
清能赠我医凡骨,冷不因人放白眸。
也识点睛飞去好,为施膏泽暂勾留。
龙井观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井观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诗人情感的清代诗歌,作者是曾作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龙井观泉》的作者曾作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据传,他的作品在清朝时期广受好评,对后世影响深远。
原文节选:《龙井观泉》的原文如下:龙目泉井浅又清,井边双石肖龙睛。醒人醉梦堪千古,沁我诗脾在一泓。饶有馀波供挹注,尽无纤滓翳晶莹。看他涌出泉花喷,似把真珠十斛倾。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意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游览龙井泉时所作。这种自然景观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创作出反映自然之美和心灵触动之作。
名家点评:对于《龙井观泉》,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学者进行过点评。如陈书(桃源人)在《彰邑泉流纪》中赞其品茶之美,韩淲则通过七言律诗来赞美龙井泉的清冽。这些点评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与颂扬。
作品赏析鉴赏:《龙井观泉》不仅描绘了龙井泉的清澈与秀美,更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龙目泉井”和“双石肖龙睛”等词汇,生动地勾画了泉水的形象,而“醒人醉梦”则展现了泉水对人的精神和感官的双重影响。最后一句“似把真珠十斛倾”更是将泉水的美丽比作珍贵的珍珠,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奇景的赞赏之情。
《龙井观泉》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