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暂可惜,杪春行复阑。
童心如有托,老境足能安。
小室净洒扫,古诗知肺肝。
百年长役役,寸晷独磐磐。
寸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寸晷》是一首由陈书创作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寸晷》:
作者简介:作者陈书(伯初),生活在清代,具体生平不详。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所作,例如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感到疲惫时,通过对时间的观察来反思人生的短暂和忙碌。
诗词原文:
百年长役役,寸晷独磐磐。
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龄合契。
用能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吹,时雨郁山川之兆。
故有元蛟晚集,凭鹤鼎而先鸣;苍兕晨惊,运龙韬而首出。
并能风腾雾跃,指麾成烈士之功;蠖屈虬奔,谈笑坐群卿之右。
未如越苍海,弃行间,排紫微,谒天子。
于是遭不讳之主,拥非常之位。
龙章凤黻照其前,锵金鸣玉叠其后。
三灵叶赞,超然奉天下之图;四海承平,高步取寰中之托。
君侯之富贵足矣,圣朝之付遇深矣。诗歌鉴赏:此诗通过“百年长役役”与“寸晷独磐磐”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短暂性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借用自然界的风云变化、动物的鸣叫以及帝王的治理,表现了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寸晷》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