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潘伯寅光勋师

不分琼瑶盈手赠,开缄涕泪欲沾襟。
天涯有母同高饿,岁暮无人念苦吟。
四海仓黄为客惯,十年贫贱受知深。
感恩不敢师门说,风雪天寒一寸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潘伯寅光勳师》是清代诗人陈寿祺(珊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感恩之情和深厚的师生情谊。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寿祺,原名源,字珊士,浙江山阴人。他以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最终成为刑部主事。此外,陈寿祺还创作了《纂喜堂诗稿》,展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
  2. 诗歌原文:《上潘伯寅光勋师》原文如下:“不分琼瑶盈手赠,开缄涕泪欲沾襟。天涯有母同高饿,岁暮无人念苦吟。四海仓黄为客惯,十年贫贱受知深。感恩不敢师门说,风雪天寒一寸心。”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恩师的形象与自己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恩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诗中“天涯有母同高饿”,意味着恩师在贫困中依然保持高尚的品德,而“十年贫贱受知深”则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得到恩师深厚的教诲和支持。

陈寿祺的《上潘伯寅光勳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师道的重视和对恩师的敬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