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
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
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
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
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
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
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七月十二夜同幼子登西塔寺南浮图》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夏七月初十,当时杜甫因连年战乱、生活窘迫而流寓成都,他与幼子宗文一起登上成都城南的草堂寺(即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大街杜甫草堂)附近的“西塔” —— 白塔寺。
杜甫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的“万里未归不得见,百年谁料终逢秋”两句,道出了自己身陷困境、无法回家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