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

蝉响枫容已变秋,满衣清吹自凭楼。
缘枝松鼠如飞过,逐饵池鱼一哄休。
昨夜月明无客赏,多年屋破累僧修。
意君病退诗魔在,持赠山云待梦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竞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十二日夜,当时作者因不满朝廷的腐败与无能,而决定辞职回乡。在等待友人幼点不至之时,他独自坐在池塘上的楼阁内,一边听着雨声,一边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共四句,其内容如下:

八月十二夜期幼点不至时听水斋补葺未竟晓坐池上楼即事柬幼点  
八月十二夜,幼点不至,  
水斋已补葺,未竟晓,  
坐池上看云生。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一方面因为幼点的缺席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未能完成水斋的修补工作而感到焦虑。最后一句“坐池上看云生”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淡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