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泊江湾喜见星,可曾一诺负山灵?
廿年算与云泉习,万事浑随齿发零。
尚亦有人规柱石,未应无地著巾瓶。
月明留得岩前瀑,准备虚楼彻夜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雨泊江湾喜见星,可曾一诺负山灵?
廿年算与云泉习,万事浑随齿发零。
尚亦有人规柱石,未应无地著巾瓶。
月明留得岩前瀑,准备虚楼彻夜听。
《雨后入鼓山》是一首清代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七言古诗,全文如下:
雨泊江湾喜见星,
可曾一诺负山灵?
廿年算与云泉习,
万事浑随齿发零。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首句“雨泊江湾喜见星”描绘了诗人在江边泊岸时见到的繁星点点,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第二句“可曾一诺负山灵?”则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第三句“廿年算与云泉习”反映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官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末句“万事浑随齿发零”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飞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