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爷梦里索诗看,觉后寻思宛昔颜。
民物一腔惭付托,风涛万里念衰孱。
灵来不信全无据,身退谁知尚靳闲。
终胜相公老忧畏,耄年航遍大瀛环。
七洲洋风浪中梦先公命呈近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洲洋风浪中梦先公命呈近诗》是一首由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古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上漂泊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歌背景:杨慎(1488年—1560年),初名杨廷和,字升庵,号逸史氏、博南山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他的文学成就非常显著,尤其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诗意解读:《七洲洋风浪中梦先公命呈近诗》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海上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海上的风浪和梦境,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艺术特色:杨慎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歌的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美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杨慎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人生和家国情怀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七洲洋风浪中梦先公命呈近诗》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