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

南溪岩壑阅千春,留与先生托隐沦。
生死桐乡爱贤尹,悲欢汐社老遗民。
深山耕凿居成聚,浊世纲常系此身。
未敢争墩曾表墓,小斋望古对泉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是南宋诗人陈宓所作,该诗通过描绘王用文的遗墨遗像,赞美了王用文的才情与人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志士精神境界的仰慕与追求。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 创作背景:《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末年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内乱不断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宓作为一位忠诚于国家的知识分子,深感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写下了这首怀念王用文的作品。

  • 作品原文:笔力如虹气似虹,文章千古壮秋风。
    丹青遗墨今犹在,翰墨流芳后世中。
    王用文才高八斗,人品高洁如松竹。
    可惜英年早逝去,只留下一片丹青梦。

  • 诗歌解析:陈宓通过对王用文的才华和人品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王用文个人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王用文的怀念和追忆,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知识分子的命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