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穿带嗉貂袿感赋

晚被殊恩但益悲,章身何慕见尊师?
豹斑窥管难言学,鹈翼濡梁每讽诗。
抚事侍中惭劲悍,怀忧退食敢委蛇?
臣家世实玄狐赉,成庙当年正盛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赏穿带嗉貂袿感赋》是一首出自清代诗人陈宝琛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恩赐“带嗉貂褂”这一尊贵服饰的激动与感激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 晚被殊恩但益悲:表达了作者因晚被朝廷特殊恩典而感到悲伤和忧虑的情绪。
  • 章身何慕见尊师:表示作者羡慕能见到尊敬的师长,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身地位的谦逊。
  • 豹斑窥管难言学:暗示了作者对于学问难以言传的困惑和无奈。
  • 鹈翼濡梁每讽诗:描绘了作者在濡湿的梁上经常朗诵诗歌的情景,反映了其文学创作的热情。
  • 抚事侍中惭劲悍:表达了作者作为侍中的责任感和对自身的不满足。
  • 怀忧退食敢委蛇:展现了作者在退隐后仍心有忧虑,但又不敢懈怠的生活态度。
  1. 作者介绍
  • 陈宝琛:清代著名诗人,字伯潜,号虚谷,浙江钱塘人。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还是一位学者和书法家。陈宝琛的一生见证了清朝晚期的政治和社会变迁,他的许多诗作都透露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陈宝琛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反映时代背景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
  •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清代末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心态。
  1. 历史背景
  • 清代服饰:清朝后期,随着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高级官员的服饰逐渐丰富多样,其中“带嗉貂褂”作为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的最高等级礼服,代表了极高的荣誉和权力象征。
  • 陈宝琛的经历:陈宝琛作为晚清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从政到退休的转变,这段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 文学意义
  • 反映时代:《赏穿带嗉貂袿感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体在其中的位置。
  • 传承文化:这首古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展示,尤其是通过对古典服饰的描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

《赏穿带嗉貂袿感赋》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朝廷赐予的高贵衣物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学美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背景、政治氛围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