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同濩斋钓鱼台看雪

纯皇民事重坊庸,频对西山驻六龙。
一代池台忍芜废,百年树木尚葱茏。
出林亭敞凉宜夏,随锸泉生冻过冬。
人海如君能有几?
忍寒来看雪中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一月十九日同濩斋钓鱼台看雪》是清朝诗人郑燮(板桥)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1804年,当时郑燮刚从四川返回江苏兴化老家,心情舒畅,对大自然的美景充满了喜爱。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景象:雪花飘洒在湖面上,树木和山峦也披上了银装。作者和朋友一起站在钓鱼台上欣赏这如诗如画的景致。

诗句如下:

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日,
我与朋友同游钓鱼台看雪。
白茫茫一片,湖水静得如镜,
松柏青翠,山峦起伏如龙腾。

独坐钓鱼台,心随雪花舞,
思绪万千,感叹时光荏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天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生活哲理的散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