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周沈观

耻同农圃较肥硗,休暇林泉乞把茅。
槁壤及今犹望泽,危枝何处得安巢?
不材老我输文木,共济须君愧苦匏。
啸傲名园春物足,看山倘更过西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周沈观》是陈宝琛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的“耻同农圃较肥硗,休暇林泉乞把茅”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将自己与农圃相比,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更为优越,能够享受到自然的恩泽。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深眷恋。

“槁壤及今犹望泽,危枝何处得安巢?”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存环境的忧虑。诗人担忧自己如同枯树一般,虽然渴望得到滋润,但却无处安身。这种表达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关怀。

诗中还提到了“不材老我输文木,共济须君愧苦匏”。这里,诗人将自身比作无用的木材,愿意为友人提供帮助。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同时,“啸傲名园春物足,看山倘更过西郊”则表达了诗人在名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欣赏春天的景色,乐于欣赏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希望有机会与友人一同欣赏名园的美景。

《次韵答周沈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心。这首诗不仅是陈宝琛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