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世更商声?
忍死终思见太平。
丛菊再开非故土,迷阳弥望奈吾行。
桑田海水相更迭,蝉翼千钧有重轻。
一昨澄漪亭子上,西山犹对晚松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人间何世更商声?
忍死终思见太平。
丛菊再开非故土,迷阳弥望奈吾行。
桑田海水相更迭,蝉翼千钧有重轻。
一昨澄漪亭子上,西山犹对晚松明。
次韵苏盦九日作是陈宝琛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生活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陈宝琛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人间何世更商声?”直接点出了时代的变迁,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忍死终思见太平”则是诗人对于乱世中人们渴望安定、和平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外,诗中还通过“丛菊再开非故土,迷阳弥望奈吾行”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但心系祖国的景象。同时,“桑田海水相更迭,蝉翼千钧有重轻”则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一昨澄漪亭子上,西山犹对晚松明”一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带回到过去的某个宁静时刻,与当前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其艺术成就也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