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病山布政

正色霜台策治安,上游假节重陶桓。
残棋自乱宁堪覆?
薄酒相陶且强欢。
重海不辞观日数,深春似为养花寒。
乾乾龙德无潜见,前席心知有责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病山布政》是陈宝琛的作品。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另有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等别署。陈宝琛的出生地为福建闽县。

陈宝琛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的称赞。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文学上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次韵病山布政》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次韵病山布政》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首句“正色霜台策治安”便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关心与担当。诗中的“残棋自乱宁堪覆?薄酒相陶且强欢”则描绘了一种虽身处困境,但依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重海不辞观日数,深春似为养花寒”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陈宝琛的诗歌创作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例如,“上游假节重陶桓”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也暗示了他对于时局的关注和担忧。“乾乾龙德无潜见,前席心知有责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保持坚定信念的决心。

陈宝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人。光绪八年(1882年),他任江西学政,随后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然而,由于中法战争的失利,他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长达廿馀年里居于福州鳌峰书院。这一段经历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历史色彩和社会批判性。

陈宝琛的《次韵病山布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陈宝琛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