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实瑞臣宫保

偶斋谏疏郁华诗,晚及交君未恨迟。
功德史宬同纂懿,图书宝笈共甄奇。
讲筵各有论思事,试院能忘倡和时?
输与年来闲且健,西山秋好自遨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实瑞臣宫保》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宝琛的作品。《赠实瑞臣宫保》中蕴含着作者对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汉族。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陈宝琛的生平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2. 诗词原文
偶斋谏疏郁华诗,晚及交君未恨迟。  
功德史宬同纂懿,图书宝笈共甄奇。  
讲筵各有论思事,试院能忘倡和时?  
  1. 诗词赏析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 情感:诗歌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的尊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1. 创作背景:《赠实瑞臣宫保》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陈宝琛曾在翰林院任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务。这些经历使得他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歌。

《赠实瑞臣宫保》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诗歌,也是一部富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风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