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梦随花不可寻,廿年几度吊禅林。
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
《心畬国花堂坐雨图为立之题即用其韵》是明代诗人高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高攀龙在国花堂中观赏雨景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如下:
雨后春光好,
闲来坐石桥。
国花香满路,
人面笑相招。
不知何处去,
心事付清宵。
首联“雨后春光好”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春日景象。雨过天晴之后,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景色也变得更加美丽。
颔联“国花香满路”进一步描绘了国花堂周边的美丽景色。国花堂周围种植着各种花卉,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这句诗通过花香的描绘,展现了国花堂周围的自然环境之美。
颈联“人面笑相招”则表现了国花堂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氛围。人们面带笑容地互相邀请,似乎在欣赏着美丽的春光和花香,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愉悦和喜悦的心情。
尾联“不知何处去,心事付清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可能不知道该前往何处,只能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清冷的夜晚,希望在寂静的夜晚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美景为主题,通过对春雨、花香、人物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