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几道即以赠别

懒云恋山无定姿,趁钟随梵依耶毗。
江风破禅堕奇句,一笑短发奚能为?
昨来竹窗论笔势,灯花如豇薤倒披。
据梧倚树百虫绝,仰睇箕斗光参差。
怪君说诗忽感事,犀照万态穷魖夔。
但论风雅今亦衰,君持古心将向谁?
排场文字假君手,鉥剧肝肾翻招疑。
盛年拄腹端且好,幸宝子墨怀侧釐。
阴崖阳谷各有向,莫与寒木愁春曦。
畹兰凝霜菊未秀,何以赠君惟卷葹。
江潮上下别后思,行矣勃碣寒生澌。
道逢损轩烦寄讯,劳苦邯郸带下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几道即以赠别”的作者是陈宝琛,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陈宝琛是清代的诗人。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他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尤以其书法艺术成就显著。陈宝琛的诗作多表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分析《次韵答几道即以赠别》这首诗时,可以发现陈宝琛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别时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这首诗中,”懒云恋山无定姿” 描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仿佛自然界中的云朵依恋着山,不愿意轻易改变位置,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趁钟随梵依耶毗” 可能暗示了诗人在忙碌之余,寻求心灵的片刻宁静;而”江风破禅堕奇句” 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景观触发的灵感和深刻的禅宗体验。

陈宝琛的《次韵答几道即以赠别》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精湛的诗歌,更是一次文化和哲学上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陈宝琛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及其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