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韵酬实甫见和

海壖梦京华,廿载不一至。
巢痕劫灰尽,牢落况同气。
俦中识卫玠,恨未饮文字。
风花尺五天,飘散随所坠。
昨来寻道山,挟卷顾我惠。
诗魂类四愁,感旧讽不置。
更枉长篇贻,清夐绝雕伪。
繄余晚闻道,身世定谁弃。
纵投夸父林,诅缓羲和辔?
君方郁权奇,未合例衰瘵。
暂蹶安足嗟,万言故可试。
独念抱冰翁,武昌老犹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叠前韵酬实甫见和》是近代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一首古诗

《叠前韵酬实甫见和》是陈宝琛于清末所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捕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宝琛的文学才华,更是其情感世界与哲理思考的一种体现。诗中通过“海壖梦京华,廿载不一至”开篇,勾勒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京城旧梦的无限怀念。

诗中的“巢痕劫灰尽,牢落况同气”,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个人身世的哀叹,也透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无力感。紧接着,“风花尺五天,飘散随所坠”两句,诗人以飘零的风花作为隐喻,抒发了自身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

在后文部分,“昨来寻道山,挟卷顾我惠”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向往。而“诗魂类四愁,感旧讽不置”则是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模仿,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批判。最后,“更枉长篇贻,清夐绝雕伪”显示出诗人对于友人诗歌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时下文风浮夸、缺乏真意的批评。

《叠前韵酬实甫见和》不仅展示了陈宝琛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折射出晚清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性。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