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间坐

终日虚亭坐,身间喜地偏。
雨余低岸柳,风定落地莲。
无事成佳日,耽书娱小年。
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亭间坐》是清代诗人陈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汾(生卒年不详),字子高,浙江萧山人,清代诗人。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
  1. 诗词原文
    终日虚亭坐,身间喜地偏。
    雨余低岸柳,风定落池莲。
    无事成佳日,耽书娱小年。
    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

  2. 诗词解析

  • 终日虚亭坐:描述了诗人终日在亭中静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 身间喜地偏:这里的“身间”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而“喜地偏”则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喜悦和满足感。
  • 雨余低岸柳:描述了一场春雨过后,低垂的岸边柳树的景象,给人以柔和、宁静的感觉。
  • 风定落地莲:描绘了一阵风吹过后,池塘里莲叶轻轻落下的画面,展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无事成佳日:这句诗意味着在无事之时常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享受悠闲的时光。
  • 耽书娱小年:反映了诗人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娱乐和放松方式,体现了其对知识文化的热爱。
  • 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诗人选择了一个舒适的角落——北窗旁,躺在高枕头上,感到非常的舒适和自在。
  1. 诗歌鉴赏
  •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创作背景
  • 《池亭间坐》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来看,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宁静的日子里,独自在亭中沉思或者享受生活时创作的。
  •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在面对繁忙世事时所追求的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池亭间坐》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体现。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和思考。

相关推荐